——正文共 1553字,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创新城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于2014年6月提出,其描述为:集聚研发机构、创业企业、孵化器及支持机构的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布鲁金斯学会认为,创新城区的居住、办公与服务应混合布局,且空间结构紧凑、公共交通通达、网络分享便捷,从而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推动知识共享与技术合作,提高经济效率。
与此同时,布鲁金斯学会为“创新城区”提供了四个维度的衡量标准,它们分别是:
维度一:要素规模——用于衡量区域内的创新要素是否足以支撑该区域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城区。其衡量指标构成如下表:
维度二:创新能力——用于衡量区域内创新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其衡量指标构成如下表:
维度三:多元化和包容性——用于衡量区域内的社区居民是否参与创新城区的发展并从中获益。其衡量指标构成如下表:
维度四:空间品质——用于衡量区域内的空间载体是否具备紧凑、通达、活力、包容的品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知识的交换。其衡量指标构成如下表:
仔细阅读上述四个维度的衡量指标,不难发现,布鲁金斯学会的睿智在于其恰是从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营商环境的角度,来促成各项创新要素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当下,“营商环境”一词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职能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地争抢产业核心要素的主要抓手。参考布鲁金斯学会在5年前提出的创新城区衡量指标,笔者认为,营商环境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由政府、社会、市场、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总和。因此,评价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发展情况,除了从法律环境和管制规则的角度评价政府的各种建管法规对企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如以世界银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代表)之外,更应当将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高端生产性服务支撑、高能级公共服务体系等特色因素——如创新城区衡量指标中的“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地理分布”、“创新源数量”、“公共空间使用率”、“社交空间”、“创新空间”等纳入评估范围,也就是将营商环境的“评价链”的向前后拉长,立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需求,包括企业在“开办前——是否愿意进入一个地区和开办后——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并实现战略目标”。因此,一套完整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开放融合环境、商务配套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支撑环境和法治保护环境等外部条件的总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企业开办运营的“效率”、企业实现目标的“支撑”的综合评估。
让我们再回到布鲁金斯学会推荐的作为“创新城区”典型代表的位于查尔斯河西岸的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其紧邻麻省理工学院(MIT),是全球创新企业最多、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剑桥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
肯德尔广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确是得益于该区域的优质营商环境:一方面,其充分承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知识技术外溢(创新源),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使大多数MIT衍生企业选择就近落地,为生物技术(MIT的强专业)产业的爆发式发展提供了基础(全球前20家生物医企业中,有13家(总部)在此落户);另一方面,剑桥市政府在2010年启动的“肯德尔广场改造计划”,包括在2.7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将15%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共开敞空间,75%的地面层建筑面积用于建设配套商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住宅,并确保区域内新增办公空间至少有5%用于创新活动等一系列措施,都可视为地方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支撑。
让我们比较一下肯德尔广场在过去40年的用地情况变化(下图1-3)——研发用地的占比从31%提高到54%;零售用地和酒店用地的占比均从1%提高到4%;居住用地的占比从8%提高到13%。
写在最后:政府在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上,要围绕上海发展的大目标,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只有充分认识到关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诉求”,才能真正构建起具备“强吸纳度和充分营养的母体环境”,才能持续孕育健康成长的企业,促进市场活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晓东,更多交流与合作,欢迎添加微信号:Z1025983286(请注明来意)
— —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点击!
......
关于我们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简称SIITD)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注册的综合性研究咨询机构。专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空间调整推动转型、技术创新带动转型、资本助力撬动转型、产业政策引导转型、人才培养支撑转型五大重点,旨在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案例,协助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各类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探求转型路径,实现项目落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是集政策理论研究、规划方案编制、项目咨询服务、新型产业导入、空间运营管理、论坛培训考察、信息指数发布,以及汇集各类优质资源的综合性、开放式、实操型、互动化的共创共享共赢产业服务平台。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与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汇聚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研究、策划、规划、投资、运营等领域专家资源,拥有规划编制、项目策划、产业导入、资源对接、企业服务、指数研究、运营管理等多方面高水平团队。